当前位置:齐齐读小说网>历史军事>晚宋> 第130章 议和(一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0章 议和(一)(1 / 1)

“请先生进来!”

“议和?”忽必烈蓦然转过身来,逼视着耶律楚材,“先生竟是让我和那李思业议和?”

耶律楚材淡淡一笑又问道:“那王爷可有把握一战击溃振威军?”

“那火器呢?短短时间我们能赶得上吗?”

“上兵伐谋,敌人既然有了压倒性的优势,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迎头赶上,甚至不惜手段!”

“先生的意思是?”

忽必烈颓然坐下,其实他心中已经有议和之念,只是怕挫了士气,才迟迟下不了决心,他听耶律楚材之言,竟和自己想到一起,便叹口气道:“那先生以为李思业肯议和吗?”

“先生所说点把火,我愿闻其详!”

耶律楚材笑笑道:“这把火还是落在宋国身上,镇守襄阳的是大将杜杲,若我们派人说他,请他与我们共同出兵夹击金国,有了后顾之忧,李思业能不议和吗?”

耶律楚材突然又诡秘一笑道:“那杜杲与宋国权相丁大全不和已久,丁大全若抓住他这个把柄,岂会轻易饶他,若杜杲除去,我们将来进攻宋国之路又少了一条拦路恶犬,这岂不是好事?”

“主公,我的意思是以提拔的形式,将山东各州的同知提到金国来做州刺史,不够就破格提拔一批优秀的县令,再将一些老练的县丞或县尉调到金国来做知县,而将这第一批毕业生都先放到山东或辽东锻炼几年,若直接让他们到金国来,一是嫩了些,镇不住人,二则是他们治理能力也差,恐胜任不了金国的凋敝,主公看这样如何?”

李思业沉思片刻,点点头道:“裕之的想法和我一样,我也担心这帮毛头小子冲劲有余而沉稳不足,最后斗不过人家,就按裕之说的办,只是咱们也不能做得太明显了,这样,开一次科举,和咱们山东一样,只考诗评和策论,优者也可授官,不过—”

李思业突然又笑笑道:“不过这批新科进士的官要授到山东去!”

元好问抚掌大笑:“主公偷梁换柱之计果然是高明!”

这时,一名亲兵跑进来禀报道:“禀报大将军,城外来了一队蒙古使者,要见大将军,为首之人说是大将军的故人!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